政府信息公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内蒙古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规划(2023-2025)》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4-01-10 17:20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的有利抓手。为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及数字乡村战略,根据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发展信息化规划》、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 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 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自治区实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印发了《内蒙古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规划(2023-2025)》(内农牧厅规〔2024〕1 号)。为方便各级部门、相关企业客观、深入的了解政策措施,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的背景与重要意义

“十三五”时期,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以建设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战略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建设,不断提升“三农三牧”信息化水平,为“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展望今后一段时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将迎来难得机遇。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加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加快建成供给保障能力强、产业链韧性强、科技装备支撑强、新型经营体系强、绿色发展水平强的农牧业强区。我区农牧业面临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实现优质高效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是大势所趋,我区因时而异,紧抓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机遇,谋划在前,强化顶层设计,紧盯目标,搭建数字平台、保障数字人才,加快推进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建设,抓传统农牧业数字化改造,抓农村牧区数字化能力建设,让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科技和信息翅膀,积极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发展。

二、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内蒙古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规划(2023-2025)》共包含4大部分,分别从发展现状与形势、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三、主要政策解读

(一)发展智慧农牧业 提升农牧业现代化水平

围绕发展智慧种业,智慧农田,智慧种植,智慧畜牧业,智慧渔业,智能农机,智慧农垦七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划举措。 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4项智慧农牧业技术创新工程:大田种植和设施农业集成应用工程,畜禽养殖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程,智慧乳业建设工程,种业数字化工程。

(二) 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 提升农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

围绕推进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互联网融合应用,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信息化,推进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农畜产品仓储物流信息化,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五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划举措。重点推进数字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工程,在“2023-2025”期间,力争创建1-2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

(三) 夯实大数据基础 提升农牧业农村牧区管理决策效能

围绕建立健全农牧业农村牧区数据资源体系,深入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大数据发展应用,推动政务信息化能力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划举措。重点推进5项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自治区农牧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农牧业植保和病虫疫情防控治理智能化工程,农村牧区智慧防疫能力提升工程,升级完善农牧业农村牧区数据采集系统,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程。

(四) 建设数字乡村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围绕加强农村牧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乡村信息服务,培育乡村数字经济四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划举措。重点推进2项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数字化工程,农村牧区集体资产数字化工程。

(五) 强化科技创新 提升农牧业农村牧区信息化支撑能力

围绕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壮大农牧业农村牧区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划举措。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