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守底线  谋发展  促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24-08-12 10:00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赤峰市红山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任务,牢牢守住粮食安全、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持续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进一步细化落实农民增收举措,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现代化新红山建设。

一、牢守“两条底线”,夯实农业强区基础

一是坚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聚焦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扎实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加紧做好春耕备耕,加快推进粮食播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等工作,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22万亩以上,粮食年产量稳定在0.89亿斤以上。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种业振兴步伐,大力推广适宜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推广普及水肥一体、测墒灌溉、智慧农业等综合配套技术,努力把先进技术、现代装备、优秀管理理念引入农业,全力以赴提高粮食单产。加快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要求,巩固超采区地下水位回升成果,探索实行关井压灌、分水到村、定额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好用水方式粗放、效率不高的问题。二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目标,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帮扶,不断增强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锚定“三个提升”,狠抓农业强区关键要素

红山区将立足区情实际,综合考虑农民实际需求,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聚焦打造“十百千亿产业梯次发展新格局”,培育壮大花卉、密植樱桃、蛹虫草、蔬菜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肉牛、牛奶、蔬菜、粮食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启动实施文钟镇三眼井村设施农业生态园二期建设项目,推动实现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聚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品牌项目和精品线路,规划建设三道井子花海项目,全力推进溪悦河谷文旅产业园建设,做优做强“古韵红山·印象赤峰”文化品牌和“玉灵儿”城市IP形象,持续打好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拓展农业休闲观光、生态康养、农耕体验等多种功能,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二是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建设“183”行动,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厕所革命,统筹污水、黑臭水体、农膜残膜治理,高质量完成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1万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6万亩,确保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巩固拓展二道井子、东南营子、三眼井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文钟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成果,提炼总结可供推广借鉴的有效机制和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乡村全面振兴。三是努力建设美丽宜居、文明和谐乡村。坚持“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强化村(居)“两委”班子建设,下大力气抓支部、抓书记、抓委员、抓培训、抓考核、抓监督,着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促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积极推广红庙子镇“乡风文明联合会”经验做法,努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着力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三、抓好“两个强化”,激发农业强区发展潜能

一是加快塑造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始终突出应用导向,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围绕良种繁育、绿色种养、疫病防控等领域,主动对接国家、自治区和市级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加强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研究应用,做好监测预警和防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疫病虫害、极端天气等对农业的影响。加大新型种植养殖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特聘农业技术人员作用,引导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全程农机指导,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二是凝心聚力破解“三农”工作瓶颈制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结合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探索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理,规范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和适度规模经营。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试点政策,探索适度放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有效途径,抓紧对长期闲置宅基地的整合复垦,努力盘活闲置资源。稳妥有序推动“三变”和“三位一体”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密切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做大做优村集体经济,确保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每年总收入增速不低于10%,到2027年底,年集体经营收入力争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切实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三是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围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做好行业帮扶和稳岗就业等重点工作,面向农民开展订单、定向、定岗等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激发增收致富内生动力。围绕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努力形成企业和农民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收益。围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引导农民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土地、房屋、林权等要素资源。围绕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认真落实惠农强农政策,严格按要求将各类惠农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为群众算清“明白账”。(赤峰市委副书记、红山区委书记 陈占英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农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