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4乡村振兴这么干(呼和浩特篇)
发布时间: 2024-02-05 10:00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编者按:自治区党委农村牧区工作会暨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会议后,各盟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为重点,陆续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刊发各盟市2024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思路举措,供参阅。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牢固树立现代农牧业经营理念加快首府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呼和浩特市将按照“一个引领、双轮驱动、三化协同、四维一体、五措并举”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快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一个引领”,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自治区实施意见和我市三年行动方案,突出“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从人居环境整治切入,持续推进“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不断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领域延伸。

坚持“双轮驱动”,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持续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新一轮7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扶持行动。推动农村“三变”改革,选择100个村开展试点工作。深化土地改革,在武川县二份子乡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在赛罕区开展新增耕地高效利用整县制试点工作。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以新城区、赛罕区为重点探索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餐饮等经营项目。做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创建4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家示范家庭农牧场,完成180万亩社会化服务,实施5个整乡连片服务示范区。二是强化科技赋能。落实“科技突围”工程,高质量运行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实施二期工程,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提升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能力。建设4个看禾选种平台,新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建设农机装备熟化定型和推广应用基地1个,农作物播种环节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作业面积70万亩。深入推进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大、内蒙古农科院等科研基地建设,拓展与农牧领域国家级团队合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坚持“三化协同”,全力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一是集群化发展。以乳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完成产值600亿元,争创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块奶酪”的全产业链升级版。二是产业化发展。持续巩固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和总体规模、上市公司数量、农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值比等在全区领先优势,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2600亿元以上。三是园区化发展。建立一批各种类型、各具特色、各种规模的农业园区,5个农业旗县及玉泉区建设6个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

坚持“四维一体”,加快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一是坚持粮经饲统筹。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实施粮食产能全面提升行动,实现“三稳一扩一提”(稳粮食、玉米、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新建高标准农田14.54万亩,提质改造13万亩,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50万亩。提高经济作物比重,建设150万亩杂粮、燕麦、藜麦、油料生产功能区,4万亩中药材(蒙药材)种植基地。强化优质饲草保障能力,新增优质苜蓿6万亩,饲草总面积达到160万亩。二是坚持农牧渔并举。持续优化设施农业发展布局,重点打造土左旗、赛罕区2大设施农业发展核心区;打造5个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和10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高端设施花卉、食用菌、中草药材等种植品种。加大奶源基地的建设力度,新增奶牛6万头。探索盐碱地水产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渔业面积达到3000亩。三是坚持产加销贯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推动伊利、蒙牛奶粉、奶酪等高端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加快正大食品三期项目落地,建成西贝贾国龙功夫菜超级中央厨房项目。培育壮大知名品牌,新增绿色有机产品8个、名特优新产品10个。积极组织参加进博会、广交会、农交会、绿博会等重点展洽平台,不断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四是坚持农文旅融合。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新变化,推动种植、养殖、加工、物流、电商、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类似郝家窑、甲兰板、乌素图等农文旅融合及庭院经济示范村。

坚持“五措并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季度开展“十类重点人群”监测和“全覆盖”农户集中排查和年度动态调整。进一步实施产业、就业等10类帮扶举措上,切实做到“四个不摘”。接续实施好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守底线补短板等项目。二是抓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完成户厕改建555户,推进“135”行动落实,继续完善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长效运营管护机制。三是加大乡村建设力度。全面改善水、电、路、气、通讯、广播电视、物流“七配套”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四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发挥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加大移风易俗整治力度,持续推行社会矛盾多元化化解机制和信访代办、网格化管理、“积分制”“清单制”等制度,建设和谐平安乡村。五是持续抓好示范创建。以自治区“十百千”创建为引领,重点打造沿大青山、沿大黑河与沿黄河生态和美乡村示范带,示范村数量达到100个以上。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农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