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农牧业强区新篇章

一把农田“金钥匙” 解开农业农村“多把锁”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2023年8月17日
发布时间: 2023-09-19 10:19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耕地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种子、农技、科技、政策等各类要素相互联系聚合裂变的平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筑牢农牧业发展“主板”,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目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用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把“金钥匙”,打开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多把锁”。

一是解开水资源“少而不均”的锁。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6位,每年外调粮食400亿斤以上,耕地面积(1.73亿亩)占全国(19.18亿亩)的9%,但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55%,农业用水占比超过64%。同时,我区降雨在时空和季节上分布不均匀,春旱秋涝、西旱东涝,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针对产粮缺水矛盾,我区坚持以水定地,采取“三条红线+三种模式”工作路径,以高效节水为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三条红线”即“不新打机电井,不新增灌溉面积,不新增灌溉用水量”。“三种模式”即井灌区全部按照浅埋滴灌、膜下滴灌配套建设,亩均年节水100立方米以上;地表水灌区对渠道裁弯取直、衬砌硬化,探索推广黄河水移动式直滤滴灌56.6万亩和二次澄清滴灌16.64万亩;旱作区大力发展集雨补灌。形成了“限制使用地下水,高效使用地表水,集蓄利用天上水”的节水模式。2019-2022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62万亩,达到3273万亩,年节水量33亿立方米。

二是解开土地经营“小而分散”的锁。我区农田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二轮承包时按地力等级承包土地,导致土地细碎化严重,户均地块6块左右,40%的家庭承包耕地零散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较小。针对分散经营的现状,我区坚持先平整后建设,全面推行“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即打破零散农户承包界、打破杂乱地块界、打破混乱渠沟路布局;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建成后重新分配经营。通过调块整合,户均田块数量由6-10块整合为1-3块,土地流转价格普遍提高200元以上,项目区可耕种面积增加1.5%,逐步实现“一户一田”“一村一田”。以此为基础,支持整乡、整村集中连片开展社会化服务,推广农资统购和耕、种、管、收、储、售等全程服务,不断扩大社会化服务规模,服务面积达到2100万亩,服务组织达到1.4万个。

三是解开农牧产业“大而不强”的锁。我区由于产业链短,一产增加值长期处在全国第四梯队,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等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针对农牧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我区将产业链、供应链“双链思维”融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时合理优化布局,将建设任务集中配置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等重点区域,为玉米、奶业、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饲草7条农牧业产业链建设打好基础,带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效。项目建成后指导种植本土优质产品,逐步提升产出能力和稳定性,形成了有规模、有品质、有保障的“本土产品”供应链,有力推动优质农畜产品输出。已培育出天赋河套、敖汉小米、乌兰察布马铃薯、锡林郭勒羊等多个知名区域公用品牌。

四是解开农业种植“粗而不精”的锁。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下,大部分农户为追求产量,仍倾向于“大肥、大水、大药、大膜”增产。针对农民粗放种植的问题,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始终坚持“四控六配套”。即“田土水路林电”六项措施缺啥补啥,为“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创造条件。按照一个地区一种模式、一个项目一套设计的标准,针对性解决影响粮食产能的关键问题。建成后亩均增粮100公斤,节水40%、节电30%,减肥25%、减药40%,省工3个。截至2022年底,全区化肥使用量减幅6%,较全国高3.8个百分点;农药使用量减幅5.2%,较全国高4.4个百分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74,较全国高0.002;农膜回收率80.3%,较全国高0.3个百分点。

五是解开种植养殖“分而不合”的锁。近年来,我区畜禽规模养殖稳步推进,饲草料产量和粪污处理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针对种养循环不畅问题,我区立足地区实际,采取高标准农田和规模养殖场“田场互养”融合发展模式。项目选址“田场结合”,将农牧结合的高标准农田拟建地块作为重点项目优先建设。作物种植上“以田养场”,结合养殖场主要粮食作物需求,优化高标准农田工程设计,由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将高标准农田产出粮食就近收购利用。地力培肥上“以场养田”,将粪污利用增施农家肥作为高标准农田筹资投劳和以工代赈的主要内容,推动畜禽粪污自愿就近就地转化利用。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成为实现绿色循环农牧业的助推器,使我区在产出全国1/4的羊肉、1/5的牛奶、2/5的羊绒、1/10的牛肉同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5%。

六是解开农田生态“弱而难治”的锁。内蒙古地处“三北”地区,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虽然有着“蓝天、碧水、净土”的美誉,但生态较为脆弱,特别是农田生态治理缺乏专门项目支撑。针对农田生态脆弱且治理难度大的问题,我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关键一环。在黄河“几字弯”等风害地区大力栽植农田防护林,减轻风沙影响。在燕山丘陵区等水土流失易发区,修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设施,提高水土保持和防洪能力。在科尔沁、浑善达克等沙地周边地区,将沙化耕地治理项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一体推进,推广秸秆覆盖、免耕播种、轮作休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参与下,2012-2022年累计营造林带1.22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居全国第一;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8%提高到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高3.7个百分点,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16年提高22.9个百分点。

七是解开农机装备“有而不用”的锁。传统农田地块零散,道路通达率低,导致先进农机装备进地难、效率低。针对农田与农机装备“不兼容”的问题,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始终做到“三通一平”。即按照区域生产作业需要和农业机械化要求,推行“通田间道路、通灌排用电、通灌溉用水、平耕作地块”工作模式。2019-2022年共修筑各类农田道路14.61万公里,在亩均投资不足以支撑硬化路面的情况下,采取素土夯实、路面铺砂等方式,使平原区和丘陵山区农田道路通达率分别达到100%和90%,路面宽度和强度满足大型机械作业要求。截至2022年底,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9个百分点。

八是解开村委会“管而缺钱”的锁。高标准农田建成移交后,管护主体大多是村集体,但由于集体经济不强,导致没有经费开展日常管护和维修。土地分散到一家一户种植,也导致村集体管护意愿不强。针对村集体缺少管护资金的问题,我区采取“以地养地”的做法。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一条政策措施的通知》中规定,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的耕地,除国有之外全部收归嘎查村集体经营管理,所得收益用于后期管护,为高标准农田管护提供了持续的经费来源。帮助集体经济组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工后,遵照农民意愿,采取“确股确权不确地”方式将耕地承包给农户,农户再以合作社成员的身份用耕地进行入股,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探索形成的高标准农田“统种共富”模式,亩均收益比分散经营增加200元,推动全区50%的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农牧民收入和集体经济实现双赢。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农田建设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