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单产提升

赤峰市:聚焦“国家队”示范引领打造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新引擎
发布时间: 2024-08-02 00:00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重要指示精神,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赤峰市以提升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水平为主线,以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绿色标准化园区建设理念,融合地、水、种、机、技等单产提升要素,突出“增密、集成、精准、到位”四个技术环节。建立1个专家团队核心引领,创新“国家+自治区+市+旗县区+乡镇”的五级联动科技人才队伍新模式,坚持人才与科技相融合,全力聚焦单产提升技术短板,不断突破粮食产能提升瓶颈,助力全市粮油作物单产水平再创新高。

一是坚持“五良”协同,创新技术模式。2024年赤峰市坚持以“1+12”为统领,以园区化思路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分区域分作物建立示范片,坚持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协同,示范展示先进高产技术模式,重点示范展示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大豆大垄高台栽培技术及小麦大垄双行沟播全程机械化等单产提升技术措施。在玉米上,依托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在巴林左旗、林西县落实7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区。同时,根据全市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提升潜力,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完成100万亩玉米增密增产工作任务;在大豆上,依托大豆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在巴林左旗、巴林右旗落实15万大豆单产提升项目区;在小麦上,依托绿色高产高效项目,在克什克腾旗落实2.5万亩小麦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区。同时,整合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绿色高产高效、优质高效增粮、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等项目资金3.1亿元,加强单产提升核心示范园区建设,针对性开展试验示范,探索适宜本地区作物品种、精准管理、农机配套、绿色植保等各项农机农艺措施。不断完善技术模式关键环节,不断提升技术到位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先进成熟技术模式示范田,形成一套系统完整、可推广复制的高产技术模式。

二是壮大专家队伍,强化科技支撑。玉米作为赤峰市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50%以上,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2024年,赤峰市以玉米单产提升为突破口,依托玉米单产提升、绿色高产高效、优质高效增粮等种植业重点项目,重点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积极对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团队,就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举行签约仪式。从春耕备耕阶段开始,遵循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各项技术要点,着力破解制约粮油作物单产提升难题,因地制宜打造适宜赤峰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方案,继续保持赤峰市玉米增产势头。同时,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和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专家人才技术支撑团队,形成“专家人才探新路、基层人才学推广”的双向互补机制。

三是加强培训指导,确保技术到位。一是自3月初开始,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联合李少昆团队对全市各旗县区就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开展巡回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训农民2.0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5万册,农技人员下乡2000余人次。二是结合科技下乡活动,统筹整合种植、种业、农机、科教、农技推广等各部门力量,在春播生产关键环节,深入田间生产一线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技术指导,针对品种选择、整地、病虫害防治、机收减损等重点环节答疑解惑。目前,全市已组织召开技术培训73次,培训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基层农技人员达369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300份,举办现场会2次,媒体宣传20次。通过以上多种宣传培训方式,实现科研与生产联动,切实提高高产技术普及率与到位率。

四是依托智慧农业,打造新质生产力。依托玉米大豆综合示范园区,在原有农田水利基础灌溉设施的基础上,补充水肥精准调控系统,集中建立智能化农田管理平台,通过智能化农田管理平台建设,实现耕、种、管、养、收全流程监测管控,提高项目区产出效益,辐射带动玉米大豆单产提升水平大幅度提升。

下一步,赤峰市将把握关键农时,联合专家团队针对主要作物和重点区域,通过进村入户指导、举办培训观摩、田间课堂等形式把高产技术落到实处。同时,积极挖掘一批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及时通过新闻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扎实推进重点技术示范推广,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舆论氛围,为全区粮食再创新高贡献赤峰力量。

信息来源: 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