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土壤普查
内蒙古自治区通过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外业验收国家级抽验7月8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外业技术组组织专家赴我区开展土壤三普外业验收国家级抽验。
按照表层抽验比例不低于验收单元的5%,随机抽验新城区、土默特左旗、赛罕区、托克托县和和林格尔县等5个验收单元;按照剖面抽验比例不低于验收单元的30%,随机抽验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3个验收单元。专家组通过听取各地工作汇报、平台抽核外业数据、现场查阅验收资料等方式,核验自治区外业验收及整改情况,并进行了严格客观的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外业调查采样表层和剖面样点验收组织规范,验收材料齐全,外业数据质量较好,抽验结果通过。
内蒙古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国家下达普查样点22.42万个,总任务量居全国第二位。自2022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保障了全区土壤普查工作有序推进。自治区三普办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全力推进,外业调查采样及自治区级外业验收、土壤样品制备及验收、内业测试化验三大核心任务已收官,自治区级内业测试化验验收已完成82%,土壤样本库样本已全部入库,数据库已入库数据865.8万条。
开展外业调查采样验收以来,自治区三普办在2个盟市先行开展试点验收,总结凝练出经验做法,集聚旗县、盟市、自治区三个层面的专家力量强化验收队伍,为验收质量保驾护航。为保障数据质量,组织开展多维度、全体系、高标准问题整改,通过自查、交互审查、专家审核等方式审查,对剖面信息填报的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逐一核查并整改,确保所有样点信息科学可用。截至目前,全区共修改完善5万项次外业调查信息,近2000个表层样点重新采集容重样;4轮完善剖面发生层形态观察描述及命名等,166个剖面样点重新挖掘采集,除根河市的14个样点因天气原因无法采集,其余已全部完成整改。
此次通过外业验收国家级抽验,不仅是对内蒙古自治区外业调查采样工作的充分肯定,更为全区成果编制汇总质量筑牢根基。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将按照抽验意见以点带面进行问题整改,剖面采样单位进一步全面审核完善土壤命名,各旗县再次把关表层样点信息填报,确保高质量做好外业调查采样,精准“把脉”北疆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