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土壤普查

内蒙古组织参加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成果形成

培训会并做典型发言(三普工作动态2025第2期)
发布时间: 2025-01-22 16:30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是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为科学规范开展全区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成果形成,1月21日,自治区组织参加了全国土壤普查办召开的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成果形成线上培训会并做典型发言。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设立分会场,自治区三普办专班全体人员、盐碱地专题调查制图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自治区就盐碱地土壤专题成果中的数据资料收集、制图方法及过程、现场校核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内蒙古共有88个盐碱地普查旗县,盐碱地普查样点达7.3万个,样点多、时间紧、任务重,自治区周密组织,优先推进,克服重重困难,于2024年底完成了全部盐碱地样品的外业调查采样、样品制备和内业测试化验工作,目前已初步进入成果编制汇总阶段。



会议强调,各地要全面推进盐碱地成果形成,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着重解决本地区存在的内业测试化验进度慢、成果编制单位技术力量薄弱、数据把关、质量控制等问题,加快推进成果形成各项工作,要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强化责任主体上下功夫。各级土壤普查办要主动入位,担当负责,切实发挥好组织的作用,杜绝出现一包了之的现象;承担成果形成的单位要明确相关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规范开展成果形成的各项工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参与到整个数据审核、图件制作、报告编制的过程中;强化专家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的控制,特别是加强对技术单位工作过程的监督指导,及时解决问题。二是在强化技术落地上下功夫。第一是强化数据的审核把关。既要强化内外业数据审核的把关,也要强化对遥感资料、环境变量等相关收集数据资料的审核把关,确保用于成果的数据一定是可靠准确的。第二是严格整体专题制图的流程和方法。在整个制图过程中环境变量的选择及模型的构建,既要与盐碱地密切相关,又要体现出区域的特点。第三是强化成果形成的复核。成果形成后要开展现场核查以及农业部门确认双复核,确保形成的成果真实可靠。三是在时间节点上下功夫。各地做好任务安排,倒排工期,加班加点,按照时间节点要求高质量完成盐碱地普查任务。

自治区将按照盐碱地专题调查有关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份先进经验做法,强化数据审核、专题图件制作、报告编写、数据库建设等技术监督指导,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好盐碱地专题调查,摸清盐碱地类型、程度、分布、面积,为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信息来源: 内蒙古第三次土壤普查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