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农药与植保

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农区土蝗防控技术方案
发布时间: 2022-08-26 10:19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为有效应对农区蝗虫灾害,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土蝗达标区处置率达7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占7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化学使用量减少30%以上;蝗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实现“土蝗不扩散危害”的目标。

二、防控策略

建立“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贯彻“改治并举”的治蝗工作方针,加强蝗情动态监测,优先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高密度发生区及时开展应急防控,科学选药,精准施药,促进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治理。

三、防控措施

(一)重点发生防控区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

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正蓝旗、多伦县;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察右前旗、商都县、化德县、兴和县、四子王旗;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武川县;

包头市: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

(二)防治指标与适期

农区土蝗防治指标为10头/㎡,防治适期为蝗蝻2-3龄盛期。

(三)主要技术措施

1. 监测预警

严格按照蝗虫数字化区划监测要求,各盟市、旗县植保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密切监测蝗虫发生动态,明确发生期、发生密度、区域范围,发现大面积蝗情要及时发出预警预报信息,并第一时间上报。

2.防控技术

(1)生态控制技术。针对农牧交错区土蝗常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耕深10-20cm)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

(2)生物防治技术。在20头/㎡以下的中低密度发生区和生态敏感区(包括湖库、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的区域),优先使用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合理使用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在农牧交错区,可采用牧鸡牧鸭等进行防治。生态敏感区可降低防治指标,在2-3龄盛期前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在周边建立隔离带进行药剂封锁。

(3)化学药剂防治技术。在20头/㎡以上的高密度发生区采取化学应急防治。可选用高氯•马、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等农药在集中连片面积大于500h㎡以上的区域进行防治,提倡进行飞防,推广精准定位施药技术和航空喷洒作业监管与计量系统,确保防治效果;集中连片面积低于500h㎡的区域,可组织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使用大型施药器械开展防治,重点推广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玉米等高秆作物田以及发生环境复杂区,重点推广烟雾机防治,应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化学防治时,应考虑条带间隔施药,留出合理的生物天敌避难区域。

四、注意事项

(一)开展防效评估。注意监测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跟踪防治效果,适时开展评价,一旦防治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即可终止防治行动,避免过度施药。

(二)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治蝗期间正值高温季节,设置防治区警示提醒,加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保护等措施。

(三)化学防治时,应考虑条带间隔施药,留出合理的天敌避难区域,避免使用烟雾机喷施微生物农药。

信息来源: 推广中心植保植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