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
什么是植物检疫?
答:通俗地说,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有的称其为“危险性植物病、虫、草”、“检疫对象”)的人为传播,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服务农产品贸易的一项措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
《植物检疫条例》将国内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为: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也有人将“检疫性有害生物”称作“植物检疫对象”。
什么机构负责国内农业植物检疫?
国内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由农业农村部主管,省(自治区)级、盟市级、旗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具体负责。
为什么要进行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的根本目的是防止外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危害,防止本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服务植物、植物产品贸易。
哪些物品应该接受检疫?
《植物检疫条例》第七条明确规定,调运植物和植物产品,属于下列情况的,必须实施检疫:①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运出发生疫情县级行政区域之前,必须经过检疫;②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论是否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运往何地,在调运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③对可能被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污染的包装材料、运载工具、场地、仓库等,也应实施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