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
防风栽培技术
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味辛甘,性温,有解表、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等。野生防风生于丘陵地带、山坡草丛中、高山中下部,喜阳光充足和凉爽的气候,耐寒、耐干旱。
一、选地与整地
选地以排水良好、疏松、干燥的砂质土壤为佳,土壤过湿或雨涝,易导致防风根部和基生叶腐烂。轻碱地适宜种植防风。因防风主根长,播栽前对耕地要进行深松深耕。土壤脊薄地块结合耕地可增施基肥,亩施量以2-3吨为宜。
二、种植方式
分为种子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
(一)种子直播
播种可分春播、秋播。在墒情好和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以及育苗畦床可采用春播;对土层浓厚保墒好的地块,在秋收后及时整地可进行秋播,第二年春出苗。
防风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因耕地土壤疏松易抽苔,使根失去药用价值,繁殖种子田块可采用垄播,而生产药材的田块应采用平作保持表土,适当紧实,不宜过多中耕,应采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一年生防风幼苗出苗后不抽茎,基生叶匍匐地面根的生产量也不大,在适当遮荫条件下出苗整齐,保苗率高。为实现当年有收益并保证当年防风出苗率高,则采用大豆和防风套种的方法效果好。其方法是春季按常规方法垄播大豆,在伏天大豆铲趟结束时人工将防风播于大豆的垄邦上,一垄播两行。当年大豆可正常收获,而防风小苗在大豆叶的适当遮荫下出苗十分整齐,在大豆串叶到收割前后防风小苗则加大了透光,生产良好。这种方法即实现了当年不另占耕地,又解决了在适当遮荫条件下良好生长的问题,事半功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防风播后覆土不宜过深,否则出苗困难,一般覆土2-3厘米为宜。亩播量为2-3千克。
(二)育苗移栽
防风采用小面积高畦育苗,大田秋收后或春季进行移栽,利用表土耕层肥沃、地温高等特点,不仅可缩短起收年限一年,还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为培育壮苗,对育苗床土要进行重施厩肥,应以含磷、钾高的猪粪和鸡、羊粪为主,并配合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先将肥料施入育苗用耕地内,充分混拌后,再打床,畦床高应在40厘米左右为佳。播种方法撒播或条播均可。平方米播量50克左右,覆土2-3厘米;遇旱应及时浇水。出苗前浇水后还应用多齿耙子破除畦床板结表土,以利防风小苗顺利出土。
移栽田可采用50-60厘米垄距,在垄上进行移栽,栽苗时应边起、边栽,起出的防风苗可分等移栽,栽前应切除部分地上茎叶,留一寸地上基叶即可。移栽方法是在垄台上斜开沟,摆苗2-3株,如秋栽覆土可不露出基叶,15厘米距离再挖下行栽沟。覆土后应进行一次镇压,如遇秋旱应浇一次透水以利保苗、丰产。
三、田间管理
直播田块待苗高10厘米左右要进行一次间苗,首先间开过密的防风苗,并按10厘米株距留苗。防风前期幼苗弱小,要及时将与苗一起萌发的杂草除掉。如稗草多的情况下,可采用化学除草方法除草,亩用12.5%拿捕净100毫升。稗草2片叶时喷药效果好。播后或栽后至出苗前,需保持土壤湿润,以促使出苗整齐。雨季要特别注意排水,防止积水烂根。两年生以上的植株,留种的除外,发现抽苔要及时摘除。抽苔消耗养分影响根部发育并促使其木质化,失去药用价值。
四、病虫害防治
黄翅茴香螟易在现蕾开花期发生,幼虫在花蕾上结网,咬食花与幼果。防治方法:在清晨或傍晚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五、采收加工
(一)留种
选择生长旺盛而无病虫害的二年生植株,增施磷钾肥促进开花结实。种子成熟后割下果枝,搓下种子,晾干后放阴凉处备用。
(二)采收
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春季在萌芽前收获。育苗移栽的防风栽后第二年秋季收获。根长30厘米以上,粗1.7厘米以上采挖较好。大面积防风采收可用全方位深松机进行,结合人工捡拾,小面积采收时需从畦的一端开深沟,顺序采挖。挖出的根去掉残留基叶和泥土,晒至半干时去掉须毛,按粗细长短分级,扎成0.25千克小把,晒至全干即可。一般每亩收干货250-300千克,防风亩产值可达3000-5000元以上,防风还是重要的草原植被和固沙植物,发展防风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中[蒙]药材种养技术科 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