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通辽

通辽地区滴灌带管路铺设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5-04-23 11:18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随着气温回暖,春播春灌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农田灌溉进入关键时期。滴灌作为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能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劳动强度、助力作物增产增收,而滴灌带作为滴灌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正确使用与维护至关重要。为帮助广大农户朋友充分发挥滴灌带效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现将滴灌带安装、使用及维护要点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管网布置形式

根据水源位置和地形条件,管网布置形式一般有“王”字形、“T”字形、“干”字形、“工”字形等。

二、管网布置方法

由于通辽地区大多数地块相对规整,因此常见的布置形式为“王”字形和“工”字形,下面就以“王”字形布置为例做以介绍(图1)。

图1  “王”字形管路铺设示意图

“王”字形布置各级管道应相互垂直,以使管道最短而控制面积最大。即:滴灌带(φ16)垂直于支管,支管(φ63、φ90)垂直于分干管(φ110、φ140、φ160),分干管垂直于干管(φ110、φ140、φ160),面积较小的地块可无分干管,即支管直接垂直于干管。含有分干管,分干管与干管一般情况下需要地埋,滴灌带必须与垄向平行,同时尽量对称。

支管一般为双行布置,分干管上出水口间距100~120米,支管长度25~50米,一般可接20~42条滴灌带,滴灌带与支管交接后双向工作长度100~130米,单向工作长度宜为50~65米,末端截断打结。

三、原有的低压管灌地埋管道改造为浅埋滴灌管道的要求

若在原有低压管灌地埋管道基础上改造为浅埋滴灌,增加管道和出水栓,管径与原有管径相同,管材尽量相同,保证改造后的管道亩均占有量不低于6米。改造后各出水口给水栓两侧需改造为φ140-63或φ140-90接口,以便于连接地面支管。

输水管道改造完需要进行压力检测,承压需达到0.4兆帕,具体方法是关上单井控制的所有出水栓,出水压力达到0.4兆帕时打开最末端出水栓,如果出水栓正常出水,说明原有管道压力满足要求。

地埋干管和分干管应选择塑料管材,有PP、PE和PVC三种,管材的压力根据系统所需水头的大小确定。地面支管和滴灌带选择PE管。

四、划分轮灌组的原则

各轮灌组单次灌水控制面积应尽可能相等或相近,以使水泵工作稳定,效益提高。根据通辽地区井泵条件,每个轮灌组控制面积约为10~25亩,生产中大多数以20亩为一个轮灌组。

轮灌组的划分要照顾到农业生产责任制和便于田间管理的要求。为便于运行操作管理,一个轮灌组管辖的范围宜集中连片,轮灌顺序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进行。如干管流量过大,则采用交错操作的方法划分轮灌组。

五、轮灌组划分方法

根据水泵出水量,干、支管所承担流量大小,控制阀门数量和干、支管打开的数量,压力流量应平均分配,使系统工作压力均衡,产生的运行费用相对较小,灌水均匀度高,利于系统工作。

对于低压管灌改造的浅埋滴灌工程,轮灌组的划分可通过试开(控制阀门开启数量)的方法确定轮灌面积大小,具体操作如下:在滴灌带首端安装压力表,然后打开最远端出水口(支管)阀门,开启水泵,观察末端滴灌带滴水是否正常,依次开启中间的阀门,观察滴灌带首端压力表读数,如果在0.05~0.25兆帕且末端滴灌带滴水正常,即可把这个区域做为一个轮灌组。

六、轮灌方式

支管轮灌。主管道埋于地下,支管(通辽地区一般采用Φ63或Φ90支管)和滴灌带(Φ16)铺于地面。一般是将支管分成若干组,每次只开启两条或三条支管。如水泵出水量50立方米/小时,则开启2条支管,15个轮灌组;水泵出水量63立方米/小时,则开启3条支管,14个轮灌组。


信息来源: 通辽市农牧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