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通辽

春耕关键期   科学种植助力黄芪高产优质
发布时间: 2025-04-14 15:31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春耕在即,为帮助农牧民科学种植黄芪,提升产量与品质,结合通辽市气候特点及多年实践经验,现发布2025年黄芪春耕种植技术要点:

一、选地与整地

(一)地块选择

优先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30 cm)、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黄绵土,避免低洼积水、黏重土壤。山区宜选背风向阳的缓坡地,平地需确保排水良好。忌连作及与豆科作物轮作,推荐前茬为红干椒、玉米等非豆科作物。

(二)深耕施肥

1.深翻土壤:秋季或早春深翻30-45 cm,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下扎。

2.基肥施用:结合翻耕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 kg(或商品有机肥2000 kg)、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型复合肥25 kg,混匀后耙细整平。

二、种子处理与播种

(一)种子筛选与处理

1.选择三年生以上植株的饱满种子,去除瘪粒、虫蛀粒。

2.机械破皮:用碾米机或粗砂轻擦种皮至轻微划痕,提高发芽率。

(二)适时播种

1.最佳播期:通辽地区春播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土壤5 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

2.播种方式:

(1)直播:条播为主,行距25 cm左右,亩用种量1-2kg过(或7-10kg),覆土1-1.5 cm,镇压保墒。

(2)机械化播种:推荐使用带施肥功能的播种机,同步完成开沟、播种、覆土作业,提高效率。

三、移栽处理

(一)移栽关键步骤

移栽时间:春季4月中下旬(日均温≥10℃)或秋季10月下旬(避免冻害),优先选择阴天或傍晚操作。

(二)移栽方法

1.人工移栽:开沟行距25cm,沟深10-15 cm,按株距5-10cm平铺种苗,根头方向一致,覆土5-8 cm后镇压。

2.机械移栽:采用专用移栽机,同步完成开沟、铺苗、覆土作业,行距25 cm左右,日均移栽效率可达15-20亩。

3.密度控制:亩保苗1.6-2万株,肥力高地块可适当密植,贫瘠地块适度稀植。

(三)移栽后管理

1.定根水灌溉:移栽后立即浇透水,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缓苗期保持土壤湿润。

2.封闭除草:移栽后5-7天,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200-300 ml进行土壤封闭,抑制杂草萌发。

3.返青期追肥:移栽后30-45天(返青期),可随滴管亩施硫酸钾型平衡水溶肥10 kg

三、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

中耕除草:出苗后及时人工或机械除草2-3次,结合中耕向根部培土,防止根部积水。

(二)水肥调控

1.追肥:返青期(6月中下旬)开始,每次浇水可随滴管同时追施磷钾复合肥10 kg,肥料滴完后冲水20分钟防止肥料滞留滴灌带中。

2.灌溉:出苗期及干旱时一次浇透,雨季注意清沟排涝,防止烂根。

四、病虫害绿色防控

(一)主要病害

1.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600倍液或25%嘧菌酯1500倍液,间隔7-10天连喷2次。

2.根腐病(种子直播):拔除病株后用石灰消毒病穴,整地时亩施70%五氯硝基苯1 kg进行土壤处理。

3.根腐病预防(移栽播种):移栽前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泡种苗10分钟,栽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撒石灰消毒病穴。

(二)虫害防治

蚜虫:为了确保药材质量可用生物苦参碱重点喷施嫩茎叶。

五、采收与初加工

(一)采收期

1.直播2-3年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地上部枯萎时采挖,机械采收需注意避免断根。

2.育苗田于当年10月下旬或第二年清明节后开始起挖。

(二)初加工

洗净后晾晒至半干,修去侧根及芦头,扎捆阴干,储存于通风干燥处。(中(蒙)药材种养技术科纪楠)

信息来源: 通辽市农牧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