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
根据全市病虫源基数、种植结构、栽培模式和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全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为1410万亩次,较2024年实际发生面积增加16.1%左右,对农作物生产构成一定威胁。需加力加密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努力减轻产量损失。具体预报如下:
一、重大迁飞性、多食性害虫
1.草地螟。总体偏轻发生,条件适宜、降水较多、成虫迁入量大的地区偏重发生,受我市毗邻的俄罗斯、蒙古国的境外虫源影响不排除暴发的可能性,发生面积30万亩。
2.双斑长跗萤叶甲。总体偏轻发生,田边地头和杂草丛生的地块有偏重发生的可能,发生面积200万亩。岭东玉米、大豆种植区普遍发生。
3.地下害虫。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全市普遍发生,发生的种类主要有地老虎、金针虫、蛴螬。主要危害玉米、大豆、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作物。
4.土蝗。总体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主要发生地区为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海拉尔区农牧交错区。
5.草地贪夜蛾。存在迁入我市的风险。岭东玉米种植带需要重点关注相邻省市发生动态,加强监测预警。
二、玉米主要病虫害
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20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320万亩次,虫害发生200万亩次。
1.玉米大斑病。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0万亩。主要发生地区为岭东玉米主产区。
2.玉米北方炭疽病。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40万亩。主要发生地区为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
3.玉米螟。总体偏轻发生,个别品种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以一代玉米螟为主。地域间和品种间发生差异大,主要发生地区为岭东玉米主产区。
4.玉米蚜。总体偏轻发生,个别品种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主要发生地区为岭东玉米主产区。
5.玉米其他病害。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发生的玉米其他病害主要有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顶腐病。
6.玉米其他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发生的其他虫害主要有玉米蓟马、叶螨。
三、大豆主要病虫害
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55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200万亩次,虫害发生155万亩次。
1.大豆根腐病。总体中等发生,地势低洼、易积水地块存在偏重发生风险,发生面积80万亩。主要发生地区为岭东大豆主产区。
2.大豆叶斑类病害。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或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主要为霜霉病、褐斑病、灰斑病等中后期叶部病害。主要发生地区为岭东大豆主产区。
3.大豆菌核病。总体偏轻发生,涝洼地、重迎茬和种植密度大的地块中等或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主要发生地区为鄂伦春旗和莫旗。
4.大豆食心虫。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主要发生地区为岭东大豆主产区。
5.苜蓿夜蛾等食叶害虫。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主要发生地区为岭东大豆主产区。
6.大豆蚜、红蜘蛛。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各为30万亩次。主要发生地区为岭东大豆主产区。
7.大豆蓟马。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为15万亩次。
四、小麦主要病虫害
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以病害为主。
1.小麦赤霉病。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主要发生地区为岭西小麦种植区。
2.小麦锈病。总体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主要发生地区为额尔古纳市和牙克石市。
3.小麦虫害。蚜虫、蓟马等总体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主要发生地区为海拉尔区、牙克石市。
五、油菜主要病虫害
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20万亩次,虫害发生130万亩次。主要发生地区为岭西油菜主产区。
1.油菜菌核病。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
2.黄条跳甲。总体偏轻发生,局部干旱地区有偏重发生的可能,发生面积100万亩次。
3.小菜蛾。总体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
六、马铃薯主要病害
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18万亩次,以病害为主。主要发生地区为牙克石市、海拉尔区。
1.马铃薯早疫病。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
2.马铃薯晚疫病。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感病品种存在偏重流行风险,发生面积5万亩。
3.马铃薯其他病害。发生面积4万亩次。疮痂病、黑胫病、黑痣病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病毒病等轻发生。
4.马铃薯虫害。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7万亩次。主要为蚜虫、豆芫菁等。主要发生地区为海拉尔区。
七、水稻主要病虫害
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9万亩次。主要发生地区为扎兰屯市、莫旗。
1.稻瘟病。总体偏轻发生,感病品种和个别地块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
2.水稻虫害。总体轻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次。发生的虫害种类主要为稻潜叶蝇、稻负泥虫等。
八、蔬菜主要病虫害
总体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
1.番茄潜叶蛾。总体偏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主要发生在扎赉诺尔区。
2.蔬菜病害。茄科蔬菜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灰霉病、叶霉病、白粉病;瓜类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病毒病、白粉病;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等病害轻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3.蔬菜虫害。菜蚜、小菜蛾、菜青虫、潜叶蝇、白粉虱、烟粉虱、蓟马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九、预测依据
(一)主要害虫越冬基数较低
1.未发现草地螟越冬虫茧。2024秋季越冬基数调查,未调查到草地螟越冬虫茧。
2.地下害虫越冬基数较低,接近常年。2024年全市秋季地下害虫越冬基数共调查240个样点,越冬平均活虫0.06头/m2,接近常年,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越冬基数均较低。
3.玉米螟越冬基数进一步下降。2024年秋季玉米螟扒秆调查,在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共调查13个乡镇、5500株玉米秸秆,平均百秆活虫为3.55头,较2023年同期数据低0.34头,为历史最低年份,越冬存活率90.7%。
(二)种植结构、栽培模式对病虫害发生总体有利
全市农作物种植结构总体平稳,2025年我市继续稳固大豆扩种成果,大豆种植面积处于高位,鄂伦春旗和莫旗局部地区长期连作,重迎茬比率高,利于大豆菌核病、食心虫等病虫源积累。岭东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分布广,高产密植等栽培措施造成田间密闭,利于病虫害发生。岭西地区小麦、油菜种植面积较大,秸秆还田、免耕种植等方式利于田间病虫源积累,为部分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气象条件利于部分病虫害发生
据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我市春季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略高,降水较常年同期略多,利于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繁殖和苗期病害的发生,夏季全市整体气温较常年略高,岭东地区玉米、大豆主产区降水较常年略多,利于玉米大斑病、玉米北方炭疽病、大豆根腐病、大豆霜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岭西地区小麦、油菜主产区降水分布不均,局部地区降水偏少,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总体有利。
(四)异地病虫源有利于迁飞性害虫、流行性病害发生危害
受异地虫源影响,如遇适宜气候条件,草地螟和玉米北方炭疽病存在加重发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