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呼伦贝尔

大豆食心虫发生趋势预报和防治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 2024-08-19 15:43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近期,据全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站点调查监测,大豆食心虫成虫蛾量明显增多,进入成虫盛发期。结合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大豆食心虫总体中等偏轻发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个别虫源基数大、田间蛾量较高的局部地块中等发生。请各地加强田间调查,密切监测大豆食心虫田间蛾量,积极宣传引导,指导农民科学防治,有效控制大豆食心虫危害。

一、危害特点

当食心虫的幼虫危害大豆时,会咬破豆荚或者从绿色嫩荚缝钻入,对豆粒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将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严重时将豆粒吃去一半左右,造成豆粒残缺,并且还将虫粪排在豆荚内,污染豆荚,严重影响大豆的质量和产量。

二、防治指导意见

(一)性诱剂诱杀

田间悬挂性诱捕器诱杀成虫,每亩地设置2至3个诱捕器。

(二)药剂防治

防治成虫:当大豆食心虫田间出现“打团飞”,并且每团蛾量出现成倍增长时,表明成虫进入发生盛期,需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择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

防治幼虫:初孵幼虫防治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老熟幼虫开始脱荚入土前,田间湿度较高时,可选用白僵菌粉剂均匀撒施于田间地表防治越冬幼虫。

(三)收获后防治

大豆收获后,还会有部分食心虫未脱荚,在荚内还继续为害,并陆续脱荚入土。因此在大豆收获后应及时脱粒,防止食心虫收获后在荚内继续为害。豆田翻耕,尤其是秋季翻耕,增加越冬死亡率,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信息来源: 呼伦贝尔市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