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
玉米种植技术涵盖选种、整地到采收的全流程,以下是关键技术要点,结合高产和抗逆性需求整理:
一、选种与品种适配
根据区域气候选种:北方春玉米区选耐低温、晚熟品种(如郑单958);黄淮海夏玉米区选早熟、耐密植品种(如京科968);南方多雨区选抗倒伏、抗病品种(如雅玉系列)。
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2天提高发芽率,用杀虫剂+杀菌剂拌种(如吡虫啉+咯菌腈),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
二、整地与播种技术
(一)整地要点
深耕改土: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20-30cm,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尤其黏重地块),结合施基肥(腐熟有机肥2000kg/亩+复合肥50kg/亩)。
墒情管理:播种时土壤含水量需达60%-70%,干旱地区可播后覆盖地膜保墒,多雨地区起垄栽培防积水。
(二)播种关键
适时播种:春玉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华北地区4月中下旬);夏玉米麦收后抢墒播种(6月上中旬),争取“足墒下种”。
种植密度:
稀植大穗品种(如先玉335):3500-4000株/亩;
耐密品种(如登海605):4500-5500株/亩,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40cm)改善通风透光。
三、田间管理技术
(一)苗期(出苗-拔节)
间苗定苗:3-4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去弱留壮,确保苗齐苗匀。
除草控旺:播后苗前喷施乙草胺+莠去津封闭除草;7-9叶期若植株过旺,可喷施矮壮素控高防倒伏。
(二)穗期(拔节-抽雄)
水肥管理:大喇叭口期(第11-12片叶展开)重施穗肥,亩追施尿素20-25kg,结合浇水促进吸收;干旱时及时灌溉,避免“卡脖旱”。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玉米螟(心叶期撒施辛硫磷颗粒剂)、蚜虫(用吡虫啉喷雾),大斑病、小斑病可用苯醚甲环唑防治。
(三)花粒期(抽雄-成熟)
辅助授粉:开花期遇阴雨天气,可人工采粉授粉,提高结实率。
防早衰: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2%溶液)+尿素(1%溶液),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四、病虫害综合防控
农业防治:轮作倒茬(与大豆、小麦等轮作),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菌源。
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或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鳞翅目害虫。
化学防治:注意药剂轮换使用,如防治草地贪夜蛾可用氯虫苯甲酰胺,避免抗药性产生。
五、采收与产后处理
适期收获: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形成时采收(春玉米一般9月下旬,夏玉米10月上旬),机械收获需注意调整割台高度,减少籽粒破损。
干燥储存: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使含水量降至13%以下,储存在通风干燥处,防止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