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
一、洪涝
洪涝灾害每年个别地区都有发生,作物长时间被水浸泡,影响根系呼吸,严重导致作物死亡。
防控措施:建立高标准农田,地面平整,沟渠畅通。大雨过后有内涝存水地块及时强排水。洪涝过后要及时喷杀菌剂,减少病害发生。轻度危害的地块根据作物情况,酌情喷施叶面肥,促进作物恢复生长,灾情严重的,具备补种或改种条件的及时进行补种或改种。
二、冰雹
轻微的雹灾会使作物生长期拖后,影响产量,严重的雹灾,会是毁灭性的,会造成作物绝产。
防控措施:加强作物健身栽培管理,增强抗逆性;轻微的雹灾地块,加强铲趟管理,增加地温,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加速生育进程;严重的雹灾地块,根据情况,进行补种或改种。
三、风灾
近几年风灾频频发生,而且还都有危害性的。特别是7-8月发生的风灾,对作物影响大,多数伴随干旱或大雨,影响玉米吐丝授粉和水稻扬花授粉。
防控措施:前期受大风影响,作物倾斜,不用扶正,作物自身可以向光生长直立;作物成熟期受风灾倒伏,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有条件的加速收获,没条件收获的,水稻进行绑缚,防止发芽,玉米把植株扶正放在垄台上,防止霉变。
四、低温
水稻插秧过早,容易遭受低温,缓苗慢,严重的还会冻死。
防控措施: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如果水稻在插秧后有低于2℃低温天气,要灌深水进行护苗,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7月中旬)如遇到17℃以下低温时,非井灌区可提高水层降低低温冷害的影响。井灌区应采取措施提升水温,提早建立水层错开敏感期,避免障碍性冷害发生。旱田要适时播种,避免播种过早出现终霜低温危害。
五、早霜
不同年份早霜来临时间也不一样,大多数年份在9月中旬,但也有9月上旬来的,如2018年9月8日直接是酷霜,严重影响作物产量。
防控措施:合理选择品种,不要跨区选品种;进入8月份以后,加强促早熟技术应用;根据天气预报,在早霜来之前进行烟熏或喷施抗寒剂进行预防。
此外,农业保险是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在灾害发生后为农户提供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作物抗逆性以及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也是预防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