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农牧动态

通辽:在全国粮食主产区首个实现200万亩规模“吨粮田”
发布时间: 2025-10-20 09:11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金秋十月,内蒙古通辽市的广袤玉米田迎来了丰收的喜悦。1017日,通辽市召开整市推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测产验收结果发布会,正式宣布:全市成功打造出200万亩规模的吨粮田,平均亩产达1018.25公斤,标志着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单产提升进入新阶段。


此次测产工作历时近1个月,汇聚了480余名区内外专家及400余名技术人员,对全市8个旗县区(开发区)的66个苏木镇场、386个嘎查村的1888个地块进行了严格评估,代表示范区面积达208.02万亩。其中,科左中旗、科尔沁区、开鲁县、奈曼旗四个旗县吨粮田面积均超40万亩;奈曼旗义隆永镇首创10万亩吨粮田,平均亩产达1045.84公斤。



通辽作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核心区,玉米种植面积超2000万亩,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92.5%2024年玉米产量达187亿斤,在全区和全国粮食产量中均占据重要份额。今年,通辽市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党政同责,在相关项目与政策支持下,携手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少昆研究员团队,全力推行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通辽模式。该模式以四良融合为基础,配套精准整地、导航播种、水肥一体等关键技术,同时通过六统一服务,让小农户也能尽享科技红利。

近年来,内蒙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单产提升列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自治区农牧厅大力实施两个一千行动,即建设1000万亩单产提升示范区和1000万亩吨粮田,全力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此外,还构建了1+1+N政策体系,以专项政策为引领、总方案为框架,搭配多项具体措施,同时开展四讲五唱宣传培训,营造出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全区粮食增产筑牢坚实根基。



通辽市200万亩吨粮田的成功创建,不仅是当地农业科技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硕果,更是内蒙古乃至全国粮食增产征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有力验证了通辽模式的科学性与可复制性,为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了宝贵经验。相信在这一模式的引领下,会有更多地区踏上粮食高产高效之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贡献新的力量。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