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农牧动态

渔技人员下基层 技术服务惠民生
发布时间: 2025-08-08 14:41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为深入贯彻自治区农牧厅常态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1257”行动要求,切实提升水产养殖技术水平,解决渔民生产难题,推动渔业增效与渔民增收。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通过“送政策、送服务、送技术”,推动“党建+业务+服务”深度融合,有效解决养殖生产实际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引领聚合力,下沉一线解难题 

中心水产技术处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深化“三级联创”工作实效。在土默特左旗养殖基地开展“沉身一线学渔技 实干担当转作风”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内容;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巴彦淖尔市及杭锦后旗水产服务中心,在杭锦后旗南小召水产专业合作社三级联创服务示范点举办“人才赋能碧波长 北疆渔业谱新篇”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了米仓县政府旧址博物馆红色基地。技术人员实地查看养殖环境、生长状况、投喂管理及设施运行情况,对水质异常、病害征兆、管理疏漏等问题现场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开展南美白对虾、红螯螯虾、鱼菜共生等试验示范,入户发放主推技术宣传册及水产用药明白纸200余份。这些举措既是推动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行动,更是解决基层问题和难题的精准实践,切实提升了服务效能。

——精准对接强服务,畅通技术“最后一公里”

中心水产技术处创新构建“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养殖户”三级联动体系,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行“5+2”“白加黑”驻点服务模式。围绕国家和自治区渔业发展主攻方向、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多家水产养殖经营主体,为其提供土著品种人工繁育、病害防控、养殖管理等技术指导,累计开展技术服务35次,覆盖养殖户及新型经营主体14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惠及970余名养殖从业者。通过积极践行“开门教育”,实地摸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实现“技术沉下去、问题带上来、服务送到家”,筑牢水产品稳产保供根基。

——科技支撑筑防线,减药增效保安全

组织全区技术人员开展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指导养殖户科学使用投入品,减少用药量;现场演示正确拌药投喂、水质快速检测、显微镜镜检等实操技能,让渔民易懂易学。依托自治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实验室,完成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等地20个批次的病害检测,为精准防控水生动物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全区共有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98个,推广人员700余人。2025年,包头市畜牧水产推广服务中心和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水产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典型案例。多年来,通过强化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全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展现出辐射广、联动快、技术强等优势,为渔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下一步,中心将持续为养殖主体提供技术指导,完善长效服务机制,紧扣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渔民增收目标,让技术服务精准高效。同时,以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应用为重点,通过理论讲解与现场示范相结合,培养水产技术推广“新渔人”,为乡村振兴和渔业现代化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