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动态
肉苁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温和不过热,滑润而不导致泄泻,适合用于调理元气、体虚滋补,具有补精血,滋肾助阳,润肠通便等功效。因其功效之奇,唐代开元年间《道藏》中,把肉苁蓉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一,与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冬虫夏草等齐名。
早年,由于被大量采挖,其数量已急剧减少。据调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仅有7株肉苁蓉。又因梭梭是骆驼的优良饲料和群众的燃料,因此过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苁蓉处于临危的境地。
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是肉苁蓉的传统产区、主产区和道地产区。在阿拉善盟境内,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瀚海沙漠中,有近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着奇特珍稀的野生肉苁蓉。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阿拉善盟地区所产肉苁蓉个大肉厚,富含胶质,被誉为“沙漠人参”,使阿拉善盟享有“世界苁蓉之乡”的美誉。
肉苁蓉既是生态卫士,更是致富钥匙。截止2024年,阿拉善盟肉苁蓉种植面积56.30万亩,产量2.33万吨,产值3.53亿元。其中阿拉善左旗种植面积36.05万亩,占全旗接种面积的61.20%,带动老百姓持续稳定增收。
科技赋能“三农”,创新振兴北疆。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阿拉善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绿色种植、生态修复、标准引领”为目标,以中心经济作物良法项目为抓手,系统开展道地药材绿色生态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全面推进肉苁蓉标准化基地建设,助力肉苁蓉从野生濒危到生态化种植的突破,推动荒漠化地区生态产业升级。目前,阿拉善共认定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个,培育盟级龙头企业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
开辟阿拉善肉苁蓉的绿色生态标准化生产之路,不仅为濒危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范例,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荒漠地区发展新路径 ,从“沙中掘金”到“绿富同兴”,真正实现“既治沙,又振兴”的绿色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