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农牧动态

【北疆新农人】致富带头人——李树祥
发布时间: 2025-05-08 17:27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李树祥是科尔沁区育新镇小三合兴村党支部书记和小三合兴村圆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更深深热爱着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对建设家乡情有独钟,人们都称他是庄稼院的“好把式”。他曾搞蔬菜大棚27年,尝试过多种试验,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种过红干椒、西瓜、万寿菊、圆葱等经济作物,效益都十分可观。

2003年当选村主任(2009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李树祥决心要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这是他成为村干部的初衷,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不懈的追求。小三合兴村一直以来是以种植玉米为主,人均耕地少,收入更少。为了带动全体村民走上科技致富道路,李树祥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结合本村实际,引导农民大面积种植圆葱,走产业化发展之路。2006年从5试验田开始种植, 2008年成立小三合兴村圆葱种植专业合作社,同年扩大到300亩左右,并以合作社+农户形式搞带动周边种植120多个村,种植圆葱面积15000亩,葵花套种面积12000亩,带动种植户500多户,合作社占通辽地区圆葱种植面积的80%,并且带动了赤峰、辽宁等地区种植,在东北及全国有了一定知名度,产品直销全国各地,并外销周边十几个国家,质量并得到国内外客商好评。从种子、化肥、土地流转、田间管理、技术服务、销售、市场信息,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合作社坚持“体现特色、形成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原则,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4000余人,带动种植户人均多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带动周边废弃农业设施温室大棚重新整改利用。2017年种植户达到400多户,种植面积达到15000亩,合作社圆葱种植面积占通辽地区80%以上。20178月,大连农畅进出口有限公司落户育新镇小三合兴村,这使得小三合兴村圆葱出口坐上了“直通车”,节省物流运输环节,仓储费用减少,促进了劳动就业,保障了销售渠道畅通。按每斤增收0.04元计算,农民每亩增收500元左右。合作社与大连农畅进出口有限公司签订20000吨出口合同,全镇8878亩圆葱将全部消化,形成了一个以“培育+种植+存储+生产加工+出”为一体的产业链。2018年合作社,种植户500多户,分布在通辽市各旗县、区,远到赤峰、辽宁等地,三年平均年亩收入4000元以上。合作社每年在当地流转土地500亩以上,每亩都以高价流转,在800元至900元之间,流转以后的农户在合作社打工,每年解决2000人的就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有了质量的优势、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销路,全村农户的热情也跟着高涨起来。在地里忙活运圆葱的赵立权深有体会:“我家流转了7亩地给合作社,就能有5000多元收入,我在合作社打工还能有10000多,这比自己种玉米强多了。”像赵立权这样把自家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再到合作社打工的农户还有很多,撒肥、耕地、侍弄圆葱,一天就有80元工资,双收入的保障也让更多农户过好日子的奔头越来越足了。销售旺季车水马龙,合作社每年动用长途运输车辆1000余次,带动了物流业发展。由农产品的销售以卖圆葱为中心,李树祥带领的合作社每年都“来通辽看草原”主题活动,邀请客商,国内外商家喜欢上了通辽,带着朋友家人来通辽旅游,带动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的方方面面,群众有事干了,有钱赚了,社会矛盾少了,民风团结和谐了。

李树祥不但关心本村村民的疾苦,育新镇贫困户的冷暖也系在他的心上。他知道了全镇还有贫困户57132 口人,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他主动请缨,多次与镇党委、镇政府领导沟通,反复研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整合农业农村资源,探索推行“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将育新镇现有贫困户57132 人全部纳入了他创办的小三合兴圆葱合作社,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使产业链条上的合作社变成产业扶贫的“药引子”,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合作社采取集中连片种植的形式,将贫困户的土地统一起来,发挥最大种植效益。为了确保圆葱种植能够顺利进行,每亩地李树祥资助1000元作为前期种植款项,并保证贫困户每亩地每年有保底1000元的纯收入,超出部分贫困户、合作社按6:4分红。20189月,合作社已将每人1000元分红收益共计13.2万元发放到人,年底将入股本金39.6万元返还给贫困户。按每人3000元入股本金计算,年收益1000元,年人均增收1000元,在企业让利的前提下,年收益率达到33%。2019年带动贫困户3583 口人,扶贫入股收入资金已兑付

李树祥在利用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说,没钱也能搞集体经济,资金不足的人家也能把地种上,像自己家种地一样去搞集体经济,一定也能种好、搞好。2019年春天,他组织了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了发展集体经济、搞圆葱种植专项会议,大家一致同意将村集体到期合同地23亩种植圆葱。村里只有地,没有资金,大家共同想办法筹集资金6万元。为节省开支,李树祥领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从育苗、撒肥、栽圆葱等环节进行了多次义务劳动。劳动中工具砰砰的响声、笑声带来了劳动快乐,寓意着丰收的喜悦。年底圆葱和套种葵花收入100650元,为发展集体经济起到了带头作用,提供了首要材料。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