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
6月30日,赤峰市农牧科学院刘汉宇研究员带领向日葵小麦研究中心团队,赴松山区和巴林左旗开展小麦试验示范基地检查及调研工作,向日葵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谭丽萍研究员及团队成员薛伟、张云彤一同前行,实地调研赤麦2号、赤麦7号及巴麦13号等小麦品种的生长情况及浅埋滴灌配套栽培技术模式,为下一步品种优化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考察组首先来到松山区夏家店乡王家店村示范基地,示范品种赤麦7号和赤麦2号正值灌浆期,田间表现整齐一致、抗病抗倒伏能力较强。刘汉宇研究员详细询问了种植户的田间管理措施,并针对当前气候条件下的病虫害防控提出建议。谭丽萍研究员指出,赤麦系列品种在松山区表现出较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今年整体长势良好,为小麦丰产奠定了基础。
随后,团队前往巴林左旗林东镇320亩集中连片的小麦示范基地,由巴林左旗林东镇后兴隆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合作社缺乏小麦品种及种植技术,谭丽萍研究员就品种引进、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控等各环节提供技术服务。示范田种植的赤麦7号、巴麦13号,采用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小麦长势喜人,接下来要在田间管理上控制灌水量,继续做好一喷三防,适时收获,准备麦后茬的蔬菜育苗、直播等。
考察组最后来到松山区夏家店乡八家村,对赤麦7号的规模化种植情况进行调研,该村近年来推广赤麦系列品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种植户反映,赤麦7号不仅产量稳定,而且面粉品质优良,市场需求旺盛。技术人员对小麦的株高、穗粒数、密度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详细记录,表示接下来将结合本次考察数据,优化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和品质。
此次考察为赤峰市小麦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刘汉宇研究员表示,赤峰市农牧科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各旗县区的合作,推动优质小麦品种的示范种植,助力农民增产增收,为赤峰市粮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