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
1月20日,宁城县农牧局举办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会。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张胜教授的带领下,参加培训学员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农学课。让学员更加了解到农学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这次的会议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的照耀着我们不断追逐农学事业的炽热之心。
玉米带状复种是在传统的玉米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是在田间采集玉米带与大豆带相间种植,让高位作物玉米与低位作物大豆形成高矮不同的田间通风道。
实现玉米株株通风透光条件好,具有明显边行优势,同时改善大豆受光空间,增加二氧化碳流通量,提高光合能力,促进根瘤固氮,进而实现玉米大豆和谐共生,并通过玉米带和大豆带的年际间有序轮换和玉米秸秆的大量还田,实现地力的持续稳定和不断提升。
一、提升耕地效率,增加农民收益
黑里河镇共计26000亩耕地,近几年大豆种植都在500亩左右,主要是提供自己家食用为主,因养牛户较多,需要大量的秸秆和玉米,农民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了养殖业还是习惯性的种植玉米,种大豆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为了提升该镇耕地效率,增加农民的收益,黑里河镇农牧中心将重点打造玉米和大豆间种。
二、扩大大豆面积,提高大豆产量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是在我国现有耕地有限,不减少玉米播种面积的前提下,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既可以保证玉米产能,又能提高大豆自给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玉米大豆供需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是农作物耕作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我国西南地区由大豆非优势区成为我国第三大豆优势产区。2022年里,将大力宣传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让百姓了解种植模式,让百姓更安心、更放心,让产量增上去,质量提上来。
三、根据气候条件,确定合理模式
玉米行数以2-4行为宜,大豆行数以4-6行为宜。土壤肥沃、无霜期长、灌溉、施肥条件好的地区,多采用2+2(带宽2.2m-2.6m),2+4(带宽2.6m-2.8m),3+4(带宽3.0m-3.2m),4+4模式(带宽3.8m-4.0m)。条件较差地区,多采用2+4(带宽2.6m-2.8m),2+6(带宽2.3m-2.5m),4+4模式(带宽3.8m-4.0m)。田间配置的不合理,会导致产量过低机具通过性低,不能轮作。
与此同时,更要清楚大豆的喜水规律和除草技术,封闭除草应在播种后2天内完成,封闭除草要土壤湿润,针对封闭除草效果欠佳地块,苗后及时采用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定向隔离除草,切忌选用对下茬有残留危害的除草剂。
四、国家政策与具体地区发展相适应,因地制宜谋发展
玉米大豆争地矛盾是国家粮食安全长期面临的“卡脖子”难题,我国粮食种类供需不平衡,玉米、大豆争地矛盾突出,为此国家也不断采取政策,与此同时也不能只算经济账,不能只算眼前账,更要算政治账,要算长远账。
在产业集群、产业园和产业强镇这三个方面,按照顶格资金额度进行支持,安排继续支持建设大豆产业集群。
技术服务方面,现有的高产创建、社会化服务,基层农机推广这一部分资金,今年将重点支持大油菜示范。
农机购置补贴方面,今年将符合条件的大豆玉米带状符合种植所需的农机具优先列入补贴目录。
农业保险方面,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要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全国821个,内蒙古要全部覆盖。
国家政策暖人心,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时不我待,提高玉米大豆间作农艺,发挥技术增收增产优势。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地深入学习与探索,也需要百姓的深刻理解与配合,农业不只是靠天吃饭的代名词,更是不断创新新技术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