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包头

集成应用“三新”技术  破解盐碱地出苗难
发布时间: 2025-06-11 09:05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包头市沿黄盐碱区的中重度盐碱地上,玉米幼苗生机勃勃,长势良好。面对盐碱地的种植难题,包头市农科院通过创新集成“三新”技术,集力破解盐碱地出苗难、长势弱的难题。今年,包头农科院在土右旗和九原区开展了耐盐碱品种筛选、种植模式比选、土壤改良剂对比等一系列试验,为盐碱地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技术集成,破解难题。在示范区,包头市重点实施了六项核心技术。一是早春深翻利用土壤化冻未彻底时机,机械翻土30厘米,切断毛细管,抑制盐分表聚,有效减轻了耕层盐碱含量。二是增施有机肥,每亩施用4-6立方米腐熟农家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本身盐分固定量。三是施用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构建微生态循环,提高出苗率。四是采用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通过提升根区位置和减少土面蒸腾引起的盐分上升。五是不施底肥,减轻底肥带来的盐碱胁迫,分阶段追施高效肥料,配合滴灌减少盐分对幼苗的胁迫。六是苗眼少覆土,减轻幼苗出土阻力。七是干播湿出,确保种子出苗一致。

成效显著,产量可期。这一系列技术的应用在田间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玉米苗情喜人,根系发达,叶片浓绿,茎秆粗壮,明显优于传统种植方式。示范区的玉米出苗率和长势都有了显著提升,农田焕发了生机。

持续创新,未来可期。包头农科院将持续跟踪中后期生长管理,确保玉米正常生长。同时,不断优化技术模式,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的探索,进一步提升盐碱地的生产效能。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包头市将逐步将盐碱地从“白色荒漠”转变为“金色粮仓”,为农业增产增效贡献更多力量。

信息来源: 包头市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