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list

农牧动态

“三进”助春耕 “三送”齐发力——打响春耕备耕“开门红”
发布时间: 2025-04-11 16:49    
分享到:

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即可

春风送暖万象新,科技助农正当时。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农牧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1257”行动要求,4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自治区农牧厅机关党委、种植业处、乡村建设和社会事业促进处、耕地保护处、科技处、植保植检中心、生态中心以及凉城县农牧和科技局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心、凉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凉城县鸿茅镇创新开展“‘1257’行动——党建引领 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 进农村、进农户、进地头(三送三进)”主题党日活动,同步开展“蒙农创科技110”宣传活动,通过政策宣讲、技术下沉、服务到村切实为农牧民排忧解难,助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以“党建红”引领“春耕绿”,奋力夺取农业生产“开门红”。

本次活动以农牧民春耕备耕为落脚点,开展“三送三进”服务,由自治区农牧厅及当地农牧部门领导、专家、技术骨干等十余人组成的服务团队深入凉城县鸿茅镇田间地头向农牧民开展政策解读、技术宣讲、需求对接等行动,切实解决农牧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一是送政策。团队各成员们面对面为农户解读惠农惠牧政策,现场发放《内蒙古自治区惠农惠牧政策汇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汇编》等8类实用手册,将惠农惠牧政策送到田间地头,提高政策知晓率,帮助农牧民更好地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

二是送技术。耕保处技术骨干贺鹏程结合春耕实际,现场示范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技术,并发放《内蒙古自治区农用薄膜污染防治条例》宣传挂图,引导农牧民正确选膜、科学用膜、及时收膜,减少面源污染,共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植保植检中心专家鲁蓓详细讲解了禁限农药名录,包括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限制特定作物使用部分农药。指导农户将农药包装清洗2-3次后定点回收,避免污染环境。重点强调农药安全间隔期管理,要求科学用药,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达标,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三是送服务。与高素质农牧民围坐畅谈,开展跟踪回访服务。针对高素质农牧民对培育需求开展调查,旨在精准掌握农牧民在培训方面的实际需求,结合高素质农牧民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为今后提供针对性强、高质量的培训服务奠定基础。

活动最后全体人员赴绥蒙纪念园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日活动,深入了解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通过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牢记“三农三牧”的使命担当。参与活动的党员表示,将立足岗位,持续发挥农牧系统在政策落实、技术推广中的纽带作用,助力农村牧区全面振兴。

为确保活动取得持久成效,自治区农广校将建立“1个月内回访”机制,跟踪政策落实与技术应用情况,并针对共性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同时,年内将重点打造“北疆新农人”培育品牌,通过系统培训、跟踪指导,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牧民,努力在“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上贡献智慧力量,为农牧业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